2.1 建设地点:巴南区惠民街道、南彭街道
2.2 项目概况与建设规模:惠南路项目与兴塘路立交向西延伸相接,全长约18公里,为城市主干道,车速60公里/小时,双向6车道,路幅宽度38米,本次拟实施北段约5.4公里道路建设,其中位于皇经寺及轨道站场段有约35米的岩质边坡和18米的土质边坡工程。
2.3 R本次招标项目工程总投资额: 约80000万元
R本次招标项目合同估算金额: 约900万元
2.4 招标范围:
2.4.1勘察、测量包含:完成本建设内容范围内的初勘、详勘、补勘、地形图补测(1:500矢量地形图),以及设计、施工和竣工验收阶段的勘察服务,以及协助招标人完成审批手续办理等工作。
2.4.2设计包含:对项目所在区域交通规划进行深入设计研究、规划路幅进行优化设计,在此基础上开展工程设计,主要设计内容包括且不限于市政道路工程设计(含交通规划、道路、桥涵工程、装饰装修、人行道路、景观绿化、照明、电力(强、弱电)通信管廊、综合管廊、给排水(含雨、污水)综合管网、交通红绿灯、交通标志标线及交通附属设施、挡墙、高边(切)坡及深基坑的支护等设计以及完成该项目达到竣工交付使用涉及的所有设计工作(主要包括初步设计(含初步设计概算)、施工图设计(包含装配式)和BIM设计等前期服务、后期服务(包括施工招标配合服务、施工现场伴随服务及缺陷责任期服务、施工过程设计变更、施工过程中对招标人的技术咨询服务等)。
BIM设计:BIM三维建筑信息模型设计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在设计的项目图纸的基础上,进行正向设计(包括道路建筑、结构、安装、管网、景观等)工作,模型关联交互、碰撞检查等设计分析、设计审图、模型渲染等。
海绵城市设计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主要通过建筑、道路和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设计建设海绵城市。设计原则为坚持生态为本、自然循环。充分发挥山水林田湖等原始地形地貌对降雨的积存作用,充分发挥植被、土壤等自然下垫面对雨水的渗透作用,充分发挥湿地、水体等对水质的自然净化作用,努力实现城市水体的自然循环。满足海绵城市建设的指标体系及相关文件要求。成果的表达应当清晰、准确、规范。
景观绿化设计:包括景观、照明、人行道路、管网以及附属工程等设计。
该项目红线内外的给排水管网、电气、道路等连接工程的相关设计。
2.5 勘察设计周期:总周期 60日历天(初步设计和勘察30日历天,施工图设计30日历天)
勘察工作分为初勘和详勘两个阶段,有效期限以招标人下达的中标通知书为准,接到招标人下达的中标通知书后30日历天内完成勘察工作。(进场10日历天内提供初勘资料,勘察完成后10日历天内提供中间成果资料,中间成果资料提供后10日历天内提供经招标人及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合格的正式成果文件)。
招标人发出中标通知书之日起30日历天内完成初步设计施工图专家审查并取得初设批复,取得初设批复后30日历天内完成施工图设计并通过施工图联合审查取得正式施工图审查合格书。
若项目竣工验收备案前国家或地方规范等相关文件发生变动而影响办理报批、报建、验收等相关手续的,设计单位应在20天内按新标准、新规范及新文件等要求无条件完成施工图修改、设计等要求,招标人无需另行支付费用。